《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2025》:美国和中国稳居第一梯队
2025-07-29 01:07      作者:曲忠芳     来源:中国经营网

中经记者 曲忠芳 上海报道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如火如荼举行,在科学前沿全体会议上,《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从全球市场格局来看,美国和中国稳居第一梯队,大幅领先于其他国家。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风险投资在2024年回升至1370亿美元的规模,同比增幅为25%,其中美国占比66%。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报告》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共同编写,已连续五年在WAIC发布。《报告》基于基础支撑、资源与环境、科技研发、产业与应用、国际合作交流五个维度,构建了三级共39项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球46个重点国家在2024年的AI创新发展情况进行量化评估,旨在客观呈现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格局。


中国与美国的AI分值差距缩小

《报告》通过量化评分将46个重点国家划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美国、中国分别得分77.97分、58.01分。对比2023年不难发现,中国与美国的AI整体发展差距呈现缩小趋势,两国分差从2023年的22.02分,减小至2024年19.96分。第二梯队包括英国、日本、韩国、德国、新加坡、法国六个国家,其中作为第三名的英国为36.60分。

需要指出的是,从2020年至2024年这五年的得分前十名来看,美国、中国位次持续稳定,而第三名至第十名的比拼经历了较为剧烈的变化,如英国从2020年排名第六到2024年上升至第三位,而日本则从2020年的第九位上升至2024年的第四位。

《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共有5个一级指标排名第二,计算基础、人才、教育等8个二级指标排名第二,还有20个三级指标——如电站容量、顶级论文、大模型数量等排在前2名。对比近几年的报告结果,能够明显地看到我国AI在多个领域取得成效,尤其是累计顶会论文作者数量在2020年至2024年累计达3000余人,首次超过美国。顶会顶刊的论文数量相较2019年实现了数量翻番,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AI开源项目累计贡献量较2018年增长1.5倍,位居全球第二。从产业规模来看,我国从2013年至2024年AI企业数量增长超过5.5倍。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整体与美国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体现在高价值专利数量、风险投资规模等方面。


全球AI创新发展的四个趋势

基于数据结果及洞察分析,《报告》总结了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四个主要趋势。一是全球大模型创新力量不断集中,性能差距显著收窄;二是AI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关注重点,南北方基础支撑鸿沟扩大,亟待推进全球能力共建;三是人工智能风险投资热度回升,资本向优势国家和头部企业聚集;四是开源生态在全球蓬勃发展,发展中国家积极融入,中国成为重要贡献者、推动者。

大模型技术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演进,基础大模型领域研发门槛日益攀升,大模型数量增长有所放缓。根据《报告》,2024年全球大模型数量增长率为12%,而在2023年这一数字约为276%。中国和美国在2022年至2024年新增AI大模型的数量和在全球的占比由72%上升至86%,由此全球大模型集聚效应可见一斑。

在业界最为关注的风险投资方面,《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AI风险投资规模相比上年呈现明显回升,达到1370亿美元,同比增长25%。其中,美国在资本方面的优势持续扩大,占比高达66%。从融资事件来看,AI资本持续向成熟企业和科技巨头聚集,中后轮次人工智能风险投资占比在2024年为47%,与此相对照的是,2020年的占比为35%。单笔超10亿美元的“超级融资”占总融资额的近七成,往往集中于科技巨头主导的投融资事件。

在开源贡献方面,《报告》显示,发展中国家正积极融入人工智能开源发展,开源活跃度增幅最快的五个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已成为重要的贡献者、推动者。

记者注意到,在本次WAIC期间,全球合作与治理成为许多国内外专家关注的重要议题。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科学名誉教授杰弗里·辛顿提到,希望建立国际性的AI安全机构,训练AI向善,共同分享研究成果。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也公开呼吁建立全球性的AI治理框架,开展安全合作,不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在个人层面,只有大家都感觉安全的时候,安全才会持久和有意义。

(编辑:张靖超 审核:李正豪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