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毅 上海报道
“商用车体系应该参照乘用车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未来商用车应该从传统的燃油发动机转变为新能源。”在2025上海车展上,广汽领程公司高管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了上述观点。
众所周知,重型车辆主要采用柴油发动机,是温室气体(GHG)排放和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商用车保有量仅占汽车总保有量的12%,但其碳排放量占比超过55%。
目前国内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重型车国七排放标准,并且很大程度会对标欧美现行的零排放法规和激励政策。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在2月份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对标欧美先进法规,制定轻型车、重型车国七标准,实现排放控制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在“双碳”目标、环境治理、能源安全、产业升级等压力下,高排放重污染的商用车成为交通领域减排降碳的重点。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广汽领程首席投资官牛晓男表示,从整体碳排放指标要求以及物流体系降本增效来看,商用车行业从燃油发动机转变为新能源,不仅有利于环境改善,还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附加值。
2024年,广汽集团发布了广汽商用车“135”发展战略,将目光瞄向商用车领域。此次上海车展上,“广汽日野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广汽领程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向商用车领域全面进军。
广汽集团执委会委员、广汽领程总经理张志勇表示,广汽领程将以“智能制造、用户生态、产业联盟”三轮驱动,聚焦纯电动、氢燃料等新能源技术,打造更高效、更智能、可持续的商用车解决方案。
随着政策提升、技术进步和示范应用的推广,加之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升级迭代。未来,国内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将迎来发展红利。
罗兰贝格发布的《新能源商用车白皮书》显示,在未来5年的商用车市场竞争中,新能源化将是重中之重。该机构预测,至2025年,国内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渗透率将超过30%,中重卡渗透率将超过25%,总量约170万辆。
3月28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级顾问马仿列表示,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售量达到了56万辆。今年前两个月,新能源商用车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国内销量达到了7.9万辆,同比增长51%,渗透率达到了17%,而去年同期这个数字只有12%。
去年,广汽集团公布了其面向2030年的“135”商用车发展战略。该战略旨在实现年营收300亿元的目标,并推动公司加速向智能新能源商用车领域转型。
对此,张志勇对媒体记者表示,新能源化、智能化、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来,用户需求日新月异。为此,公司股东对未来规划进行了重新定义,在2024年完成股权调整,由广汽集团控股,并实施员工持股混改,全面转型发展新能源商用车。
记者了解到,广汽领程此番转型升级,将搭建产业合作联盟,打造共享产业生态。过去是以销售车辆为主,和用户之间是买卖关系,到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时候,企业不再单纯销售汽车,而是向客户提供成套方案,由生产制造型企业变成提供“生产+服务”的运营商。
牛晓男指出,广汽领程的战略定位,将瞄准中国新能源商用车生态综合服务商,而不仅仅是整车制造企业。
广汽领程首席技术官于维东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们在加快超充类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后续还会跟华为一起投建超充站,一起做超充生态,把用户的运营效率提上来。随着用户运营效率的提升和整体超充网络的健全,最终目标是跟华为打通所有的干线物流,为未来的全电物流做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2025上海车展上,广汽领程带来了2款车,其中一款是皮卡概念车GAC PICKUP 01,另一款是纯电重卡T9。据张志勇透露,争取在2025年6月份广汽商用车T9小规模试销,8月份正式量产。他还透露,GAC PICKUP 01首阶段将主攻澳大利亚、沙特、智利、墨西哥四大核心市场。
(编辑:童海华审核:李正豪校对:颜京宁)
-
2025-04-28 杨让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