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建杭 北京报道
随着中小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曾经火热的存款跨省“搬家”现象将会显著减少。
4月15日,广西天等农商行发布利率调整公告显示,该行自4月16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后的一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为1.5%,两年期为1.6%,三年期为2.00%,五年期为2.05%。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多家农商行发布利率调整公告,下调了定期存款产品的利率,如天等农商行、蒙山农商行、扶绥农商行、巴马农商行等。
进入4月份以来,已有多家中小银行下调了存款利率。业内人士认为,以往中小银行在存款规模增长压力下,在旺季营销期间推出一些高息存款的优惠活动,吸引用户存款跨省“搬家”。但目前区域银行存款利率差收窄趋势明显,随着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一降再降,未来将很难看到大规模的跨省存款现象。
不同类型银行利率差缩小
近期,广西多家农商行调整存款利率,但调整后执行利率略有不同。
如巴马农商行4月15日的公告显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利率政策,其决定自2025年4月16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其中,一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调整后为1.45%,二年期为1.55%,三年期、五年期均为2%。
蒙山农商行自2025年4月15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显示,一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调整后为1.4%,两年期为1.65%,三年期和五年期定存全部为2.15%;扶绥农商行的利率则显示一年期整存整取为1.35%,两年期为1.6%,三年期和五年期同为2.0%。
部分农商行调整后的存款利率与全国性银行存款利率接近。如浦北农商行在3月1日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显示,一年期1.15%,两年期为1.25%,三年期为1.55%,五年期为1.60%。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以及建设银行的三年期定存挂牌利率为1.5%;招商银行三年期定存产品利率为1.5%。
对于近期部分中小银行调整存款利率的原因,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近年来,银行面临的净息差压力不断增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下行使得银行贷款收益减少,但同时存款利率相对较高,导致银行负债成本居高不下。为了维持自身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稳定,银行也不得不下调存款利率。”
王蓬博进一步表示:“银行开门红的工作已经结束,吸储动力减弱,同时银行业存款利率自律机制一直在发挥制约作用,二季度降息预期也在加强。”
异地利率差拉平
2024年年初,一位广东省的用户曾在公开社交媒体中分享其自驾到广西某家区域银行,以三年期整存整取3.95%的利率锁定存款,并提到“有意向购买定期存款的话得尽快操作,因为不确定这个利率是否会很快调整,后续是否会再降”。
随着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不同地区的存款利率差拉平趋势明显,未来异地存款的现象将减少。如河南省新安融兴村镇银行调整后整存整取一年期、两年期利率均为1.95%,三年期、五年期利率均为2.05%;辽沈银行4月7日调整后的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显示,一年期1.95%、两年期2%、三年期2.05%、五年期为2.1%。
王蓬博指出:“随着监管加强和市场机制的完善,利率差逐渐缩小是必然。这有利于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避免银行间为了揽储而进行恶性竞争。同时也能引导储户理性选择,综合考虑银行的服务质量、产品多样性等因素。”
中小区域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对于揽储有哪些影响?王蓬博认为:“部分对利率敏感的储户可能会选择将资金转存到其他利率相对较高的银行,或者去寻找其他收益更高的投资渠道,比如理财产品、债券等。但长期来看,下调利率可以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使银行有更多的资金用于贷款业务,从而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
从近期上市银行的年报中也可看到,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在压降负债端成本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例如渝农商行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渝农商行净利差1.51%,同比下降13个基点;净利息收益率1.61%,同比下降12个基点,降幅较上年明显有所收窄。年报显示,渝农商行在2024年有效地压降负债成本,尤其是存款付息率为1.73%,同比下降15个基点。
青农商行方面也指出,截至2024年年末,定期存款占比较上季提高0.4%,较年初提高1.37%。“自2024年以来,我行以‘次高成本存款代替高成本存款’为目标,推出拳头产品,配套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和营销指引,通过优化存款定价策略,引导中长期定期存款向一年期存款转移,逐步压降中长期存款占比,持续优化存款期限结构。”
(编辑:朱紫云 审核:何莎莎 校对:张国刚)